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

campus culture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发布时间:2016-07-04 点击:241

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为了进一步发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在本地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作用,为改变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实践与理论相脱离和教学模式落后的状况,使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伟德官网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以增强社会竞争力和社会生存能力,突出伟德官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现制定伟德官网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改革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贯彻“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文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课程评价制度,建立由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与任务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伟德官网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伟德官网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三、  专业就业面向与证书分析家电维修方向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为:

1.家电维修方向    面向家电生产企业、家电维修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在家用电器设备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安装、调试、经营与维修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毕业生需考取“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2.电子装配维修方向

面向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同时掌握电子知识,能正确使用各种电子仪表,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掌握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和调试、维修方法,具备安全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毕业生需考取“电子产品装配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3.维修电工方向

面向生产型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生产设备、电气控制设备装置、交通运输等设备维修技能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毕业生需考取“维修电工”(中级)技能等级证书。

鉴于学生的就业面向及毕业时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

四、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及核心课程的确定

 

家电维修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公共基础课程

 

 

1

职业生涯规划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4

哲学与人生

5

语文

6

数学

7

英语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体育与健康

10

职业礼仪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7

电工基础

8

电子技术

9

电工仪表与测量

专业技能课程

10

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

11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12

制冷原理与维修

13

电冰箱、空调器原理与维修

顶岗实习

14

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鉴定

15

职业技能鉴定

 

 

 

 

 

 

电子装配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公共基础课程

1

职业生涯规划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4

哲学与人生

5

语文

6

数学

7

英语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体育与健康

10

职业礼仪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7

电工基础

8

电子技术

9

电子线路CAD

专业技能课程

10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项目教程

11

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

12

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

13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

顶岗实习

14

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鉴定

15

职业技能鉴定

 

 

 

维修电工方向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公共基础课程

1

职业生涯规划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

经济政治与社会

4

哲学与人生

5

语文

6

数学

7

英语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9

体育与健康

10

职业礼仪

专业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

 

7

电工基础

8

电子技术

9

电工仪表与测量

专业技能课程

10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11

钳工基本操作训练

1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13

电子技术应用技能训

14

变配电技术

15

机床电路的安装

顶岗实习

16

顶岗实习

职业技能鉴定

17

职业技能鉴定

五、

六、

七、

 

 

 

 

      根据调研结论,结合学生毕业去向及技能取证,确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电子线路CAD》、《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电工仪表与测量》等9门核心课程。

五、专业教学安排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18

18

16

10

20

20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涯规划

36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32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32

 

 

2

 

 

 

哲学与人生

32

 

 

2

 

 

 

语文

240

4

4

4

4

 

 

数学

240

4

4

4

4

 

 

英语

308

6

6

4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90

5

 

 

 

 

 

体育与健康

120

2

2

2

2

 

 

职业礼仪

20

 

 

 

2

 

 

公共基础课总计

1150

23

16

20

16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电工基础

72

4

 

 

 

 

 

电子技术

108

6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72

 

4

 

 

 

 

制冷原理与维修

72

 

4

 

 

 

 

电子线路CAD

136

 

4

4

 

 

 

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

136

 

4

4

 

 

 

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64

 

 

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

124

 

 

4

6

 

 

电工仪表与测量

50 

 

 

 

5

 

 

专业核心课小计

834

10

8

8

11

 

 

专业方向1

家电维修方向

电热电动器具原理与维修

50

 

 

 

5

 

 

 

专业方向2

电子装配方向

电子产品生产规范与流程管理

20

 

 

 

2

 

 

电子产品工艺与电子技术实训

40

 

 

 

4

 

 

SMT设备操作与维护

40

 

 

 

4

 

 

专业方向3

维修电工

变配电技术

20

 

 

 

2

 

 

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40

 

 

 

4

 

 

专业方向课小计

210

 

 

 

10

 

 

综合实训

钳工技能训练

68

 

2周

 

 

 

 

电子技术应用技能训练

68

 

 

2周

 

 

 

电工生产性实训

128

 

 

 

 4周

 

 

焊接生产性实训

128

 

 

 

4周

 

 

综合实训小计

392

 

 

 

 

 

 

专业技能课小计

1436

 

 

 

 

 

 

顶岗实习

1200

 

 

 

 

√ 

√ 

拓展课

素质拓展

(选修)

1-3学期

每学期任选1门

书法

32

2

 

 

 

 

 

应用文写作

2

 

 

 

 

 

创造学

2

 

 

 

 

 

心理健康

32

 

2

 

 

 

 

沟通技巧

 

2

 

 

 

 

围棋

 

2

 

 

 

 

安全用电

32

 

 

2

 

 

 

企业管理

 

 

2

 

 

 

规划最好的自己

 

 

2

 

 

 

小计

96

2

2

2

 

 

 

 

拓展课小计

3882

35

34

34

32

 

 

六、专业课简介

《电工基础》是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其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必须的电工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电路原理、利用这些原理分析具体电路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准备。

《电子技术》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单元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并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构成简单电子系统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又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课,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洗电视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维修方法和基本装配技能,不仅为工程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的日常家居生活中的安全、节约、环保意识的培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电子线路CAD》、《 制冷原理与维修》、《电子产品的装接与调试》、《维修电工技能训练》、《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课程也全部转变为模块化教学,彻底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建立起“任务引领型”的课程模式。

通过课程改革,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确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构建符合校情的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职业岗位群课程结构,适应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学生岗位变化适应能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提高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创业鞥努力;改革评价制度,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

强力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以项目课程为开发中心的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与新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焦旭模式。大力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创新课程评价和考核制度,建立促进学习者多样化发展、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多元评价体系。

七、课程改革的基本架构

(一)    开展市场调研,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通过市场调研,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设备等工作,也有部分营销及售后服务和现场管理工作。企业对中职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学生素质要求高、学生要有发展后劲、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一定专业技能。具体目标:

1.德育课程培养具有较强品行良好、身心健康,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才。

2.文化基础课程培养具有较强文化素质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

3.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多证的考核能够顺利就业、达到顶岗要求的合格毕业生。具有以下证书:电子装配工中级工、维修电工中级工证书。

(二)    课程开发

“以学生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主要是要做到文化课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相互整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嵌入、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交互进行。学习目标由原来的学科知识理解相岗位综合能力形成转变,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中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课程模式由原来的“从理论到实践”向“以岗位实践能力为主线”转变,以岗位领域和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在项目化课程下,形成一系列学习模块,构建企业岗位理念下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三)    教学模式改革

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形

成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获得和提高;改革传统的以单一“课堂式”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模块的需求灵活采用课堂教学、独立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再学习潜力;改革传统的学科教学下的教学方法,按项目教学的要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核心对准岗位来构建理论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教学法;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也应由“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控制式教学向以学生为导向的双向互动式教学转变;要努力构建模拟岗位、模拟任务、模拟车间、模拟企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尽量缩短教学与职业岗位之间的情境反差。

(四)    评价机制改革

学生能力结构是躲远点额,既可以是某种独特的能力,也可以是能力的组合。这种理论突破了传统理论下通过单一的考试或考核进行分数量化与课程评价的弊端。因此,我们应彻底改革原来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中心以及单一的评价主体,考虑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结构,以能力评价为中心,形成以新型的课程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 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八、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保障措施

(一)    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为课程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成立了专业主任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协调和管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立有关高校、行业、企业的人员组成的课程改革试验专业指导委员会,切实发挥行业企业对课程改革的指导、参与作用,使课程改革与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与市场、与地方需求密切结合。

(二)    加强对课程改革的探索研究,为课程改革提供科研保障

将相关校级领导,教学部门、专业负责人和专业组长,文化课改组长吸纳进课改领导小组,充实课改科研力量。课改过程中,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积极性,进行课题目标细化,研究任务分解,确保一线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改研究。强化对课改研究过程的控制,加强课改成果的实验验证和修订完善,保障研究成果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研究重点转向课程改革实验方面来,不断加强校本教材研究。

(三)    制定详实的课改推进计划和相关制度,保障课改工作有序开展。

按组织动员---调研、学习、讨论---形成---专业教师、行业人员论证、修订---课改规划----研究任务分解----实践论证----修订完善----形成校本教材的基本程序,由领导小组确定课改推进日程。建立教师课程开发定期交流、检查、评比制度,定期向上级部门报告课程改革实验共组进展情况。

(四)    设立专项资金,为课程改革提供经费保障。

学习设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课题调研、研究物资消耗、人员培训以及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等工作。制定有效的专项经费管理机制,经费运作方式应起到鼓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并不断取得新成效的作用。

(五)    构建学习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成长机制。

定期分批选派素质好的额专业教师参与劳动部门的专业技能脱产培训、考级;教学生产实习时,师生共同训练;利用假期举办教学业务和实践技能培训班,以“老”带“新”,以“高”教“中”或“低”;校企挂钩,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加大教师引进力度,改善教师专业结构;以课程改革委主旨,有意识地排除专业骨干教师参加省内外及国外相关培训、交流活动;提高一线教师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强调校本研究的基础性、主干性地位,强化教研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校本研究。